谈谈土壤墒情监测站的发展历程
浏览次数:439发布日期:2021-10-12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要想了解土壤墒情状况可以使用
土壤墒情监测站,如今人们能够很轻松的掌握土壤墒情情况,全归功于该仪器,监测站不仅可以用于野外运作,同时该仪器还带有GPS定位功能,可以测定测点的地理信息,并显示测点的经纬度,该仪器被*为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仪器。监测站能够有今天,它的发展道路也是艰辛的。
起步期:20世纪70年代,那时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还是主要研究对象空间性在土体尺度上,研究分析土壤含水量与某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而到了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这时这个的土壤墒情监测站预报的情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研究空间性得到了突破,并且完成了以土体尺度为主向土体尺度和农田尺度并重的转变。二是研究的方法少,建立的模型种类较少,而其中水量平衡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预报研究开展比较深入了。
后到了全面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到这时,土壤墒情监测站发展的速度加快了,先它研究的空间性有了很大的转变,完成了从土体尺度和农田尺度并重向农田尺度和区域尺度共同发展的转型。然后监测站预报模型的种类越来越多。后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趋于信息化和自动化,土壤墒情的监测技术已进入应用研究阶段,并且一些相关的仪器开始大力推广起来。到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已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而监测站已得到广泛的运用。